路之星®低温环保改性沥青技术,是一种节能减排、使用方便、性能优异的新型路用环保沥青成套高新技术,将其核心产品路之星低温改性沥青添加剂即USP低温改性沥青添加剂,按不同的功能、型号和一定的比例掺入石油基质沥青、橡胶沥青和SBS、SBR等聚合物改性沥青,以及再生料沥青中制备成相应的系列低温改性沥青(LTA)。不需对沥青混合料进行180-210℃的高温加热,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40C左右的生产和施工温度。攻克了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温度,并大大提高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这一世界级难题。在能耗、排放、施工、寿命等方面避免了高温热拌沥青的致命缺陷,满足国家对交通建设的“绿色发展”要求,完成了沥青混合料铺装建设从热拌、热铺到低温拌、低温铺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独创的环保之路。
技术原理
(1)在制备低温改性沥青时,通过添加剂中的活性类助剂物质改变沥青分子间的引力,减少沥青分子胶团尺寸,降低沥青表面张力,从而显著降低基础沥青的高温粘度,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实现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拌和、摊铺与碾压,抑烟净气,减少环境污染。
(2)低温改性沥青添加剂中的聚合物类物质(弹性体、树脂等)与基础沥青中的沥青分子链结合(接枝共聚、交联反应等涉及多种化学反应),使低温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相容性和物理性能,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耐疲劳性能和黏附性等主要路用性能随之大大提升。
(3)在低温改性沥青混合料使用过程中,通过碾压、光照、温度、空气等外因(化学反应条件)作用,沥青分子量可增加到800~1600,粘度亦随之提升。同时,低温改性沥青中的活性组份与集料中的硅酸盐等物质发生类似络合反应的化学改性过程(形成以Ca、Si原子为中心的络合物),使得低温改性沥青混合料强度随着复合改性进程而逐渐增强,低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高温抗车辙性能、抗低温冻裂性能和粘附性能得以大大提高。
代号说明:
USP是低温改性沥青添加剂的代号,是英文Unusual Synthetic Polymers 的简写,是以低温沥青添加剂的额特点和主要材料来命名。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的《道路低温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T/CECS G:D54-01-2019标准中采用“USP......”指代相关产品。
LAT 是低温改性沥青的代号,是低温改性沥青英文翻译Low Temperature modified Asphalt 的简写;LTM是低温改性沥青混合料英文翻译Low Temperature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的简写。在全国交通岗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低温改性沥青》标准中,采用“LAT”来指代低温改性沥青。